欢迎光临滁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今天是:

滁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健康科普>> 儿童保健>>正文内容

重视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1日 作者:  来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官网 

经常有些家长会向儿保医生抱怨,宝宝只能吃些糊状食物,一碰到粗硬一点的食物就拒绝抵抗,恶心呕吐,为此感到十分困惑和担心。 在大人们看来,咀嚼似乎是宝宝天生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并非如此。咀嚼能力的完成需要口唇、舌头、牙齿、口腔面部肌肉等配合,才能顺利将口腔里的食物磨碎或咬碎,进而吃进肚子里。所以咀嚼能力是宝宝整个口腔动作长时间且经常练习后才能达到的能力。如果宝宝没有获得积极规律的后天训练,会导致宝宝的吞咽咀嚼能力低下,对于宝宝日后的饮食习惯、营养吸收甚至语言发育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从4-6月龄添加辅食开始,家长就应注意宝宝咀嚼能力的训练。

训练宝宝咀嚼能力的方法:

4-6月龄:这个阶段的宝宝味觉发育敏感,比较容易接受奶以外的食物,也易锻炼口腔动作。家长可以选择泥状、糊状的食物,从高铁米粉开始,逐渐添加土豆、南瓜等蔬菜泥和苹果、香蕉等水果泥;建议用小的浅口的勺子喂宝宝;起初宝宝可能不愿接受,会将食物吐出,千万不要放弃,经过多次尝试后,就会发现宝宝越来越喜欢辅食了。

7-9月龄: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数开始萌出乳牙,会尝试用牙床来咀嚼食物,进食的欲望会明显增强,喜欢通过啃咬物品来缓解长牙的不适感。家长可以增加食物的品种,并逐渐提高食物的稠厚度或粗糙度,以末状食物为主,如可添加肝肉末、稠粥、烂面条、质地稍粗糙的蔬菜及水果。还需要给宝宝提供一些水果条、小面包片等可抓握的耐嚼食物,让宝宝自己拿着吃,帮助宝宝锻炼咀嚼能力,并有助于促进乳牙的萌发。

10-12月龄:这个阶段的宝宝有的已长出4-6颗乳牙,咀嚼能力和口腔配合动作更加协调。宝宝会尝试咬碎或咬断食物,再进行简单的咀嚼。妈妈们需要增加辅食的次数至2-3餐,以碎状、块状及指状食物为主,如蔬菜肉粥面、软饭等。


上一篇:培养宝宝的进食技能[ 03-11 ] 下一篇: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03-12 ]


(c) 2016 滁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对违反版权者保留一切追索权利 |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

主办:滁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滁州市妇幼保健院) 地址:滁州市醉翁西路105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及分辨率为1440*900,效果更佳

皖ICP备17003926号